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活动
兴宁区老科协关于兴宁区柑橘种植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来源及作者:本站  |   管理员:管理员-莫征鸿  |   日期: 2021-08-31 09:15   |   浏览: 1422 次

   

        近年来,广西的柑橘种植业发展过于迅速,特别是沃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并逐步走向规模化、标准化。2021年3月至4月期间,兴宁区老科协联合兴宁区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用了五天时间,分别到三个乡镇开展柑橘种植业和柑橘黄龙病的调查,调查中发现本城区柑橘种植业多以小规模或散户种植居多,生产管理不到位,产销环节链缺乏等问题,从种植面积上看,今年有下降趋势,形式不容乐观,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兴宁区柑橘种植业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2018至2019年本城区种植柑橘种类主要有沃柑、茂谷柑两大品种,沙糖桔、贡桔有个别散种植。柑橘种植面积4300亩左右,年产量2580万公斤。种植200亩以上的大户有6家,其中昆仑1家、五塘3家、三塘2家;2020年柑橘种植面积4407.3亩,年产量2640万公斤;2021年柑橘种植面积3800亩,年产量2242万公斤。从2016年后,大多种植户都跟风改种沃柑和茂谷柑,这几年来种植面积有上升趋势,但逐年来随着黄龙病的传染愈加严重,种植面积和产量有下降趋势,形式不容乐观。

二、当前柑橘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尚小,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兴宁区虽具备天然的气候及土壤优势,但种植面积依然较小,且种植比较分散,连片种植不多,未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2.管理水平不均衡。由于技术缺乏、资金有限等方面的原因,部分企业及种植户(尤其是散户)重栽培轻管理,沃柑的生产、加工、储藏等环节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上市的柑橘质量较低,果品质量不高,优质果比例低,缺少名牌产品,以散货和统货为主。价格受市场波动大,市场竞争力弱。


3.柑橘产业安全生产面临威胁。从此次的调查情况看,40%左右的小规模种植户有零星发生黄龙病,但他们对病树的处理不规范,只是作挖除处理,没有彻底消毒;3%-5%的种植户被传柒黄龙病较高,这部分的种植户目前都采取除病树挖除处理;6家种植大户虽有零星发生,由于控制得当,没有蔓延。总体来说,大部份种植户对果树的管理及防治还是不到位的,如此下去会造成恶性循环,黄龙病反复发作,柑橘产业安全生产面临巨大威胁。

三、建议

柑橘黄龙病,果农谈“黄”色变,它是由木虱传播引起,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对柑橘种植业来说可以说是第一大天敌,且传播速度极快,虽然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能够有效治愈的措施,但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防治,控制病原的蔓延,使柑橘种植业能够更好地健康发展下去。

      1.加大重大病虫害防控措施,促进柑橘种植业健康发展。一是开展植物检疫。严格实行植物检疫,严禁从病区引苗木、接穗和果实到无病区或保护区。二是建立无病苗圃。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苗圃应设在无病区或离柑橘园3千米以上,最好有天然条件(山区、林区)阻隔,或用塑料网棚封闭式育苗。在建圃之前,还应铲除附近零星的柑橘类植物或九里香等柑橘木虱的寄主。三是合理化果园管理。坚持每次新稍转绿后全面检查黄龙病株,发现一株挖除一株,不留残桩,而且挖除病株后不能随地丢弃,要集中销毁,以防木虱再次传柒。对于发病率较低的柑橘园,挖除病株后,可以在当年或次年再植。补植时,定植穴应用石灰消毒,添加容土,施足基肥,大苗移植。对失管发病严重或株发病率在20%以上时,挖除病树,更新果园。四是合理使用药物,及时消灭传毒媒介。当嫩梢生长到米粒大小后,及时用药物喷洒。可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或5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可以有效防治木虱。在1/3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虫发生时,用50%马拉硫磷乳油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对初发病的结果树,用1000倍液的盐酸四环素或青霉素注射树干,对黄龙病有一定的抑制和防治效果。

2.加强培训,推广科技。一是城区及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对果农的指导,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提高果农的科技素质;二是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村、园开展技术咨询和现场授课,解决柑橘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计划地组织大户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先进沃柑种植基地学习取经,开拓视野,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眼,从而改进和提高柑橘管理水平。三是组织城区种植户参加广西大学农科院每年举办的《广西现代农场主》种植班,提高种植户的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

3.加快柑橘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建设,利用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的方式把果农组织起来,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高果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切实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4.调整结构,壮大规模。一是推进橘农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大户、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二是做好政府推动,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优惠,提高农户种植柑橘积极性。 

5.定期开展黄龙病普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尽快将病树铲草除根。依托本市科研机构及检测机构的技术力量(如广西大学、南宁壮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最快最科学的方法,以最快速度检测出隐性黄龙病的果树,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补苗。

                            

 

南宁市兴宁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2021年8月31日






分享到: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公安备案号: 45010302001872号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电话:0771-5891542

备案号:桂ICP备19006333号-1

分享到:
  • 欢迎关注
  • 广西老科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