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26日,河池市宜州区老科协会长卢宝亮带领副会长和农业专家一行6人赴巴马县大化县考察学习科技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据介绍,巴马瑶族自治县老科协近年来先后建立牛场、火龙果、农业、旅游、养生、黄金茶、旱稻以及林下养殖示范等8个基地,其中牛场、火龙果、黄金茶、旱稻高产新技术示范经验上升为政府振兴农村经济产业推向面上生产的措施做法。宜州区老科协考察组实地考察了位于巴马镇法福村板设屯盘龙谷的巴马瑶族自治县老科学枝术工作者协会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该基地现开发面积60亩,计划扩大至120亩。目前已种中药材、各种水果及广东芋头、红薯40亩,小型养生木屋在树木葱茏的山边坐落有致,登上观景台可把示范基地布局和周边山景尽收眼底。据基地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开办国防军事教育基地,鱼业养殖,农家餐饮小食馆。充分利用高山悬崖峭壁险景,往高山空中发展缆车旅游观光,打造一个小型式的“张家界”旅游景点,填补巴马旅游业的一个空白。
大化瑶族自治县老科协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团队的优势,近年来先后建立了生态水果种植示范基地、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共和乡共和村坡楼屯生态示范屯、七百弄鸡养殖示范基地、都阳镇加城村东甲岭红柚种植示范基地、百马乡古法生态旅游示范屯等6个基地。宜州区老科协考察组实地考察了七百弄鸡养殖示范基地和大化镇古感村龙着屯生态水果种植示范基地等基地。七百弄鸡养殖示范基地创建于2019年,占地面积100多亩,采用林下放养和用益生菌发酵含微生物化饲料喂养,年养殖5万羽以上,出栏10万羽,年获利50万元以上。大化镇古感村龙着屯生态水果种植示范基地面积670亩,主要品种为沙糖桔、沃柑等,仅水果种植一项农民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
通过看现场、听介绍、座谈交流,考察组对巴马、大化两县老科协工作思路创新和取得实效给与了充分肯定和赞扬,一致认为创建老科协科技示范基地,是老科协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两县老科协的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在巴马考察期间,考察组专程来到西山革命纪念馆参观,聆听红军将士浴血奋战和人民群众拥戴红军的感人事迹,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西山,地势险峻,峒场密布,是一个瑶、壮、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从1922年起,广西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就来到西山进行革命宣传,接着组建西山国民自卫军,成立乡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并组织领导了盘阳起义。1931年3月至1932年8月,红七军21师师部、中共右江特委、右江苏维埃政府迁至西山弄索。在韦拔群、陈洪涛、黄松坚领导下,利用山区有利地形,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粉碎了桂系军阀三次反革命“围剿”。1932年10月、12月,韦拔群、陈洪涛相继牺牲,西山根据地受到严重挫折。从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西山一直是百色右江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指挥中心,成为百色右江革命的腹地,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大家表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仁人志士的斗争精神,面对困难和风险,不屈不挠,勇于战斗,敢于胜利,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河池篇章而发光发热。
巴马瑶族自治县老科协会长谭忠敏,副会长黄仲芳、黄承革、龚保华,大化瑶族自治县老科协会长韦景伦、名誉会长蓝瑞珍,副会长韦家川、唐毓彪等分别陪同考察。
座谈交流
在巴马西山革命纪念馆参观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公安备案号: 45010302001872号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电话:0771-5891542
备案号:桂ICP备19006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