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北县老科协临时党总支成立于2020年4月,现有中共党员161人,下设农业、教育、卫生、财经、文体五个临时党支部。党总支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县委“六个县”发展战略,以争创“六好”支部为抓手,深化开展“银龄行动”,有效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引领力、服务力和带动力。近年来,浦北县老科协荣获自治区老科协奖先进集体、钦州市“银龄榜样·十佳银发志愿者服务团队”;张兴财同志先后荣获中国老科协奖先进个人、广西优秀科学传播人物、钦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一、强化组织引领力,筑牢信仰根基
党总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定期组织老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老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学习“第一议题”和“思政学习日”制度,推出主题党日“初心如磐·红心向党”服务基层活动,确保理论学习时效性和组织生活吸引力。今年以来,举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书记上精品党课”和“党课开讲啦”——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课21次,组织“我和我的祖国”、“乡村振兴送戏下基层”为主题的老干部文艺会演达18场次,以“学、说、展、演”等鲜活形式,教育引导退休老科技工作者继续听党话、跟党走。
二、强化组织服务力,助力科技传承
深化拓展“银龄行动”,充分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助推文旅产业发展。围绕“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开展“我为家乡献一策”调研活动,通过组织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对五皇山、越州天湖景区等18家文旅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和访谈,摸清我县旅游产业的产业布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收集经营者和游客的意见建议,撰写了浦北县“旅游活县”调研报告,报告的相关可行性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并批转了有关单位阅办,充分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二是助推农业科技应用。组织农业分会副高职称以上的退休党员成立“银龄党员讲师团”,讲师团进村入户到田间、果园、茶地和畜禽场开展培训,手把手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等“三新技术”传授给农民,先后举办水果、茶叶、粮食、畜禽等种养实用技术等培训48期次,培训农村党员、农民5881人次。在大红柑产区的龙门、平睦等镇,举办大红柑黄叶病辩证防治培训班23期,培训果农2251人次,免费发放《大红柑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黄皮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等科普书籍、技术资料9000多份,帮助农户解决病虫害防治、产量提升、标准化生产等实际问题200多个。果农通过培训,掌握了黄龙病与黄叶病辩证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广大果农因黄龙病和黄叶病误诊造成的损失,助推了浦北县陈皮百亿元产业的发展。三是助推科技教育提质。组织引导老科技工作者党员深入学校、研学点等场所,开展“探寻农业科技”科普主题宣讲活动,内容涵盖农业科技、人工智能、环境保护等前沿科技领域以及基础科学知识,累计举办科普讲座6场次,培训“小科技辅导员”330人次,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极大地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和群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助推小科技辅导员和学生研学活动提质。
三、强化组织带动力,搭建育才新平台
党总支注重发挥经验丰富、科技扎实、热心奉献的退休党员带富致富作用,挖掘一批在钻研大红柑无公害栽培技术、黄叶病防治、柑浦茶制作工艺等领域的退休党员先进典型。建立张兴财水果产业人才传承工作站,吸引了产业领军人、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等9名农技专家进站担任人才传承导师,将1360名农户培养成为致富能手,经验做法获“中国组织人事报”微信公众号推介宣传。同时,会同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等谋划制定乡土人才认定标准,填补浦北县现行人才身份认定标准缺口,推动更多乡土人才“破土而出”、“破土飘香”。
在党建引领下,浦北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临时党总支在助力家乡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发挥余热,为家乡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共浦北县老科协临时总支
2024年12月17日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公安备案号: 45010302001872号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电话:0771-5891542
备案号:桂ICP备19006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