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活动
科技赋能 助力发展
来源及作者:钦州市老科协---韦明国  |   管理员:管理员  |   日期: 2025-09-20 16:12   |   浏览: 3720 次

——广西老科协领导深入平陆运河沿途调研速记

前言

  南国的秋天,阳光明媚。2025 年 9 月 17 日至 18 日,广西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简称广西老科协)第一副会长、广西老科协党支部书记、原广西科学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李锋率队深入平陆运河沿途,聚焦科技赋能,发挥银发作用,助力钦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活动。广西老科协副秘书长、广西老科协党支部副书记、原广西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丁玉莲(教授),广西老科协办公室副主任莫征鸿、庞传都参加调研。

     钦州市老科协领导班子李灵祥、周小星、韦明国、黄海英等全程参与调研,市老科协副会长徐敦章参加部分活动。


         听取汇报,了解实情


      下午 4时,调研座谈会在钦州市老科协办公室召开。钦州市老科协副会长李灵祥向自治区老科协调研组一行汇报了 2025 年以来组织开展五大银龄行动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五大银龄行动即:银龄行动一一重大项目运河行银龄行动一一荔枝之乡灵山行银龄行动一一长寿之乡浦北行银龄行动一一大蚝之乡钦南行银龄行动一一红色基因钦北行);汇报了组织会员参加市科协组开展的科技进校园、卫生医疗下乡活动及市委老干部组织的多彩金秋、红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情况。

      汇报中,特别汇报钦州市老科协如何发挥城市发展分会、农业分会、医疗卫生分会、工交分会、文学艺术分会等不同专业老科技工作者的技能及特长,取得的成绩,还介绍了市委老干部局及市科协对市老科协开展五大银龄行动给予大力支持,这两个部门不但派领导或业务骨干参与其中,还几次派公务车送老专家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的情况:

  在长寿之乡一一浦北行活动中,钦州市老科协部分老科技工作者,在中共钦州市老干部领导带队下,深入农村基层,与浦北县科协会长张兴财等科技工作者一起,聚焦浦北陈皮、木材加工等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服务,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好评。

  在助力运河经济带建设等行动中,市老科协发挥2019年组建的专家服务团作用,积极为平陆运河沿线产业发展及布局建言献策,也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并作决策参考。

  在银龄科普惠民、科普进校园等活动中,市科协积极为退休科技工作者开展校园科普、社区义诊等志愿服务提供方便,相关活动都取得完满成功,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市老科协副会长韦明国(高级经济师)也介绍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参与和见证钦州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开展钦州港及平陆运河前期研究简况,供调研组深入了解钦州重大项目建设历史作参考。

     听完汇报后,广西老科协调研组的同志,对钦州市老科协近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李锋第一副会长说:钦州市老科协组织开展的五大银龄行动,精准对接地方需求,成效显著。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工作者回信精神,牢记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进一步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核心要义,持续发挥老科技工作者智力优势,将行动与平陆运河建设深度融合。他期待:钦州市老科协在2023年获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基础上,继续努力,再创辉煌,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丁玉莲教授补充指出,钦州市老科协下一步应加强与上级老科协的联动,借鉴全国银龄行动经验(如科技扶贫、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效能。


  实地调研,感受创新


 9 月18日上午 9时,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中马产业园区管委会一楼沙盘旁,听取工作人员讲解:

     钦州港是我国西南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出海口,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西南地区走向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截止2024年12月统计,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70多条,通达全球124国家和地区的518个港口;海铁联运班列辐射范围拓展至18个省(自治区、市辖市)、72个市、152个站点,大量来自中国西部地区和东盟囯家的货物在钦州港交汇。钦州港(不包括北海港、防城港)货物吞吐量2.08亿吨,同比增长7.5%,其中,集装箱吞吐量696万标箱,同比增长12.1%。

   钦州港依托高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24年钦州港跃升至全国沿海集装箱港口前10强,在全球集装箱大港排名跃升至前30位。

  随着讲解笔箭头的指引,看着沙盘上的模型,调研组一行对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规划总投资超1000亿元);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约305亿元,新建120万吨/年乙烯及14套化工装置,2025630日建成中交,预计年底投产后,年产值112亿元,年税收17.6亿元);桐昆绿色化工化纤新材料项目;恒逸 1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智能终端产业园等一批投资超过100亿项目有了近距离认识。

   在集装箱自动化码头,调研组一行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综合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自动化码头的模型前观看了钦州港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简介,听取工作人员的现场介绍,观摩了无人桥吊、智能轨道吊作业流程。

   当听到工作人员讲解到该码头采用全球领先的远程控制 + 自主导航技术,装卸效率提升 30%,人力成本降低 50%时,大家纷纷对钦州港科技赋能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高度赞赏。

     李锋第一副会长感慨地说:高科技让钦州港不断创新,取得巨大成绩,老科协应组织专家研究技术推广路径,助力钦州港发展上新台阶贡献银发力量。




      上午 10 时 30 分 ,调研组一行驱车前往龙门大桥。当眼前这座雄伟壮丽的大桥,尽收眼底(广西首座单跨超千米悬索桥、主跨 1098 米,于 2024 年 12 月通车)感到非常震撼。

   当看完大桥工程简介,大家对工程亮点、经济意义有了进一步认识。该桥采用新型钢箱梁技术,抗风速度达 140 米 / 秒(远超行业标准),获 40 项实用新型专利、11 项发明专利。该桥的建成通车,打通北部湾交通大动脉,防城港至钦州港车程从 1.5 小时缩短至 25 分钟,对平陆运河形成十字形交通网络奠定基础。

   李锋第一副会长指出,龙门大桥的科技创新为运河经济带建设提供了范例,下一步,广西老科协将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联系,组织开展科技赋能、助力运河经济带发展的研究。

   当天下午3时,调研组一行,来到了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从钦州港~钦州市区~马道枢纽,一路上看到一河贯通、八桂向海的运河雄姿初步显现,感到十分震撼。

   调研组一行近距离观看了马道枢纽施工现场,听取娄经理的介绍。他说: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世纪工程,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全长134.2公里,其中钦州段114.5公里。截止2025914日止,平陆运河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94.5亿元。占项目投资的81.8%。累计完成土石万开挖约2.91亿立方米,占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的92.3%。累计完成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554.3亿立方米,占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总量的93.1%

   当听娄经理讲到:“2025年,平陆运河项目计划完成投资 170亿元,土石方开挖3900万立方米,船闸主体混凝土浇筑256万立方米的计划后,调研组一行对在平陆运河各参建队伍(2万余名建设者)的精心施工下,世纪工程定会按计划建成投入运营充满了信心。

   当展望马道枢纽吊机林立、机声轰鸣,各种机器争相显露自已科技功能,精准施工的繁忙场景,大家心潮汹涌澎湃,一位老科技工作者,好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喊一声,快看,马道枢纽上游不远处,动物通道建起来啦。大家举目望去,枢纽上游约1000米的动物通道犹如一串明珠挂在十万群山中的两座高山之间。

    这就是生态科技的创新:设置动物通道和生态涵养区,实现工程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调研,调研组一行对广西区党委、政府提出全面推进壮美广西建设,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有了进一步认识。

   在考察调研即将结束,离开马道枢纽,上车返邕前,李锋第一副会长对陪同调研的钦州老科协领导班子表达了一个期待一个祝福,他说:

  期待钦州在高科技赋能发展方面不断取得新佳绩。相信在上级及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各方参战队伍(参与施工群英)团结奋斗,马道枢纽定将被打造成智慧工程标杆。

    他还深切地指出:钦州老科协的工作做得很好,取得显著成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祝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辉煌成绩,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壮美广西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

     李灵祥副会长表示,钦州市老科协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多向广西及全国老科协系统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学习,珍惜曾获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的荣誉,继续遵循习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回信精神,为助推钦州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的滨海运河城市,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新的佳绩。

    李锋第一副会长强调,广西老科协将继续支持钦州老科协的工作,让银龄力量在平陆运河建设中绽放光彩。

   这次调研,大家中午不休息,精力充沛,收获满满。

   




(钦州市老科协   /韦明国  图片/钟海媚等)




分享到: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公安备案号: 45010302001872号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电话:0771-5891542

备案号:桂ICP备19006333号-1

分享到:
  • 欢迎关注
  • 广西老科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