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防城港市委老干部局,关于转发广西区党委老干部局《2020年全区离退休干部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增添正能量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在4、5月间,笔者走访了几个参与脱贫攻坚的第一书记和指导员,看了我市各媒体有关脱贫攻坚战的报道,又特别关注市科协扶贫挂钩点那蕾村脱贫攻坚战的情况。总的感觉到:我市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有关脱贫攻坚工作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上下同心,整合资源,同向发力,以全面完成“两不愁三保障”任务为总目标,聚焦年度减贫任务攻坚、扶贫项目攻坚、产业就业消费扶贫攻坚、约谈整改问题攻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大菉镇那蕾村的脱贫攻坚战仅是一个缩影。
大菉镇那蕾村,辖26个村民小组,671户3845人;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3亩,林地面积12000亩,基本农田1829亩。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甘蔗为主,经济林木主要是桉树、玉桂、八角、柴籽油、金花茶和松木等,面积3600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81户382人,其中贫困户38户173人。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按照党中央“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为决战的总目标,自2016年至2019年已脱贫34户155人,2020年计划脱贫4户18人。同时,全村还有易地扶贫搬迁30户140人,其中,城区安置19户84人,插花安置11户56人。这些脱贫户已达到“八有一超”指标。截止目前止,今年预脱贫户4户18人经过帮护也基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住房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电视看、有医疗保障8项指标均已达标,预计今年9月底4户人人均稳定纯收入可达到4000元以上。
那蕾村列为2020年脱贫摘帽村,按照脱贫标准规定今年要达到“十一有一低于”的硬性指标,截止6月中旬,那蕾村已基本达到这些指标(即有村级硬化路、有 95%以上农户解决饮水问题、有 95%以 上农户有稳固住房、有 95%以上农户用上电、有村级公共服 务设施、所有自然村屯通广播电视、贫困村通有网络宽带、 95 以上贫困户有医疗保障、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特色产业、有好班子;一低于,即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 3%)。尤其是村级集体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那蕾村目前实施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有托管中华蜂养殖项目、托管油茶种植项目、托管种猪繁殖项目、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合作种植金花茶项目、油茶加工项目、建设扶贫车间等。经过四年多来的决战,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19年底止,村集体经济收入达93123元,预计2020年可达15万元,将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奠定较为厚实的经济基础。
应该肯定,大菉镇那蕾村同全市脱贫摘帽村一样,脱贫攻坚成效是显著的、群众是满意的。但要切实做到贫困农民脱贫不返弹、全面致富奔小康,还存在基础设施管护机制不健全、产业集群未成熟、贫困村户持续发展动能不足、生产经营技能缺乏、现代发展理念落后、部分贫困群众自身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依赖思想严重等薄弱环节。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不仅对脱贫攻坚工作,尤其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加了一定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产业扶贫受影响,农副产品销售困难,外出务工受阻,就业不够稳定,影响扶贫增收,使生产和消费下降。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可见,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进而为乡村振兴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民心基础,使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从大菉镇那蕾村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果来看,如何巩固我市脱贫攻坚成果,笔者有如下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一、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和自治区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发现返贫及时帮扶。要保持和稳定脱贫攻坚政策,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扶上马送一程。可以考虑设个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并要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的“回头看”,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二、要建设一支过硬的农村“两委”队伍。村“两委”干部是脱贫攻坚战一线的“指挥员”和“战斗员”,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过硬、敢于担当的,“永不走”的驻村工作队。发挥好农村“两委”干部的作用,就是给乡村振兴装上了一个动力强劲的“火车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和“排头兵”,也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重要保障。
三、要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目前,那蕾村的集体经济属于资金托管形式,缺少相对稳固的、村一级掌控的、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要巩固好现有的基础项目,注重发展特色产业项目,立足当地自然禀赋,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的原则,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拉长特色产业链条,做强特色产业深加工,提升特色产业附加值。创建更多的“扶贫车间”,增加脱贫人口的就业,保持他们的正常收入,增强持续发展的后劲。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产业扶贫应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四、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普及网络,做好科普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市、县(区)、乡镇要适时组织科技进村入户,要加强对乡镇村农业科技人员的农村适用技术培训教育,乡镇未成立科协的要尽快成立,村级要配齐配强农技员,小村屯要配农技普及员,推广良种良法,推广新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利用大数据、信息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随着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升和农产品数量的增加,有条件的要发展电商服务,努力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贫困农民的收入。
五、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供销队伍,坚持市场导向,瞄准市场需求,发挥好当地周边大项目、合作社、产业大户的“头雁”效应的作用,构建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共享产业扶贫红利。同时,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村“两委”中要安排干部担任农产品供销信息员,收集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
总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一个系统性、动态性、复杂性的工程,不能有丝毫松懈。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让广大贫困农民共同富裕和全国人民共享美好的生活,才不负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公安备案号: 45010302001872号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电话:0771-5891542
备案号:桂ICP备19006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