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老科协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团结会员,凝聚正能量,发光发热,克服疫情影响,努力创新发展。着力按“三助力”(梧州经济发展、助力科技创新、助力老科技工作者发光发热)的工作新思路,鼓励市老科协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发挥优势,探索组建农业农村工作专家团队,更广泛团结老科技工作者,发挥技术专长,为梧州发展经济,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一、认真学习 筑牢阵地 释放正能量
(一)认真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1、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中国老科协三十周年的重要批示”、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大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主要领导带头学习、撰写辅导报告,深入基层宣讲,今年以来宣讲了8场。
2、深入学习中央、广西关于做好老科协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认识,坚定信念,努力做好新时代老科协工作,团结带领老科技工作者发挥潜能,为实现中国梦发光发热。
今年以来,教育、理工一、二组、长洲区、藤县、岑溪市老科协也分别结合实际情况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会员们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主要指示是对我们老科技工作者的极大鼓舞、鞭策和关怀,为老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老科协工作的遵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体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贡献智慧力量。
(二)筑牢阵地 凝聚、释放正能量
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把老科协建设成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正能量的凝聚地和释放地。
1、 抓住时机释放正能量
(1)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广大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举国瞩目,是气壮山河的时代颂歌、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不屈不挠精神的新体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市老科协领导围绕组织力量,在微信等新媒体中,弘扬正气、不信谣不传谣抵制干扰,营造风清气正的微信环境。
(2)理工二组会员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不给政府添乱。覃洁珍、区瑞华、邓甲森等会员积极收集疫情防控信息和资料,在微信工作群分享。会员还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微信工作群,展诗词,唱红歌,翻旧照,聊养生,享幸福,传递正能量。
2、多种形式弘扬正能量
(1)各组努力组织会员,用各种方式弘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正能量:通过撰写史学著作、学术论文,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用画笔赞美发展;参加 “写春联、送幸福”活动;常年用文艺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2)大批会员以各种形式大力弘扬正能量。教育组庞筱芹,积极参加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咨询工作,,多次到农村去,为留守儿童、特困儿童送去物资、慰问金等;邵锦瑶参加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她的作品《飞翔》入选学校优秀作品;。周火英积极参加市、万秀区、长洲区诗词协会活动;吕银辉深入万秀区夏郢村、恒祥社区等以扶贫干部先进事迹为素材编辑小品《两老学毛选》、《老婆和老妈》等进行文艺演出。葛一宁代表梧州市老干局参加自治区老干局主办的第八届全区多彩金秋汇演荣获三等奖;杨日水2020年共学撰写了《疫情下的梧州》,《三月春花烂漫》,《中国梦 科学梦》等十多篇文章,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美篇网络平台发表,传递正能量。
3、抗击疫情展现正能量
(1)面对新冠疫情来袭、广大老科协成员主动配合党和政府行动,展示了爱国爱家爱人民、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精气神。共产党员、80多岁高龄的原梧州市人民医院退休大外科主任李庆禄,申请驰援武汉。他在请战书上说:“我不怕病不怕死,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请领导派我去战斗!”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医者仁心的深情和党员的初心与担当,用精湛的医术为生命护航。
黄丽嫦妇产科副主任医生,疫情期间坚守临床第一线,用严谨娴熟的医术呵护着产妇和婴儿;用严谨高质量的防控措施,防止产妇和婴儿、医护人员出现交叉感染,确保生命的安全。
农业组毛素梅,满怀爱心,在今年新冠疫情骤然袭来时,主动向有关部门捐出价值超3万元的抗疫紧缺物资;还通过市关工委向各县市区青少年捐赠了一批红色教育书籍。
(2)广大会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做到不出门,少出门,出门带口罩,不聚集,勤洗手,不外出探亲、访友和旅游。春节、清明期间,推辞聚集活动。招志勇在疫情期间,创作了二十多首诗词,歌颂在防疫抗疫中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和其它有关防疫事业,表达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信心,为防疫抗疫传递正能量。
(3)广大会员通过朋友圈、同学群、社区群等传播,正面引导群众做好新冠肺炎的防控,消除恐慌心理。根据邻居、街坊、住宅区的楼层分布,采用《窗口对讲》形式,及时宣传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的防控知识和措施。
二、服务科学决策有新作为
(一)为了鼓励会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经济发展,1月16日,梧州市老科协召开2020年工作会议,开展建言献策表彰活动。
(二)张具瞻、吴瑜倩等专家的一批有水平有深度可操作性强的建言献策,受到用薄膜的重视和好评,进入了决策层的视野;一批有分量的调研文章正在积极撰写中。
(三)招志勇、刘立清将张具瞻的《关于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议》材料,细化、补充、完善,再次上报。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还写了《不忘初心、情系西江——记长洲水利枢钮功臣张具瞻》等文章,推荐到有关部门。今年九月,张具瞻再次写信给市委全书记和钟市长,就《关于西江分洪综合利用工程》的问题,提出意见,表达了一个90高龄老同志关心国家经济发展、报效祖国的拳拳之心。
理工二组积极开展对梧州市六大产业之一的“健康食品,生物医药"开展专题调查研究。邓甲森、覃成功、梁荫健、余秩玲等多名制药退休人员,是制药行业的专家。2020年五月,成立课题组,在聂杰雄的主持下,深入制药企业开展调研,就如何加快梧州中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开展分析和研究。经过5个多月的调研,提出“关于促进梧州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八点建议,为加快我市中医药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增加科技投入,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做了一定的工作。
三,科普宣传不放松,科普宣传教育持续发展
(一) 组织合唱,当好 “最佳拍档”
近年来,市老科协领导继续发展与中国老科协、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关工委的合作。争取到中国老科协派出四批,包括中科院院士童庆禧的六位高级专家来梧开展45场科普宣讲;成功地与中国老科协、市科协、市教育局,关工委、老干部局的合作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完成61场,受众达近27000人次,比往年不降反超,为广西之最。工程师刘祖汉充分发挥多年航模科普工作经验,积极参加航模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
李庆禄5月份到 “残联”讲老年人的心态和健康的辅导课;黎鉴清10月份在“御花苑酒楼”进行漫谈养生讲座。易懂实用,深受听众欢迎。
(二)深入基层,上下结合(高校、边远学校),扩大覆盖面
增加了到县市区边远学校的场次,特别是深入蒙山县夏宜瑶乡的学校,彰显了民族团结。受到了欢迎和好评;还专门请到中科院院士童庆禧到梧州的两所高校开展讲座、学术研讨。
四、科技创新势头正猛
1、从事松香、香料加工技术开发应用多年的教授级高工陆让先,锐意进取,壮心不已,参加老科协组织后,更激发了科技创新的热情,在不足三年时间内连续岀版发行了两本松香、香料新技术的技术专著,分别受到中国科学院林产院士好评并写序,被林业出版社选中出版。因所开发的新技术高效实用,注重解决传统工艺的生态环保难题,受到国内外林化行业的重视,为东盟国家欢迎。近来,他提出了一个促进香茅产业科学发展、形成完整的集种植、旅游、食品、深加工于一体绿色环保产业链的规划,受到老挝政府的重视,驻南宁正副总领事主动前来联系洽谈,谋求在发展香茅产业化发展方面支持合作,扬了国威区威,打响了梧州名片,发展前景广阔,也给梧州市和广大农户提供了发展香茅种植生产加工,发展致富的新路。
2、长期从事灵长类实验动物繁殖开发的毛素梅,专心致志,带领员工努力攻关,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和技术专利;成为我国新药研发临床试验实验动物的提供单位;与国内多家包括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在内顶级科研院(所)校的紧密合作,围绕新药研发,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保护人类健康,发展医学卫生技术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开发急需的抗疫疫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抗疫治病的好帮手、发展中国的医疗技术的"无名英雄"。毛素梅参加老科协后,在老科协领导的支持下,科技创新的活力倍增,团结员工勇攀科技高峰,取得显著成绩。最近,所承担的《广西食蟹猴实验动物健康养殖疾病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两项项目荣获广西区人民政府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3,新会员陈炳忠老师进行合成钻石智能化精细切割加工技术及设备开发,超现行水平5一7倍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谋划列入国家科技发展项目计划。
4、梁荫健积极开展科研。取得一批发明专利。其中,用专利生产的《百合粉葛马蹄饮料》荣获第六届国际发明展览铜牌奖,该饮料已同贺州某单位签订了联合开发意向书。今年十月,还与南宁天天阳光早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生产《百合马蹄八宝羹》
五、科技为民服务成效显著
(一)坚持积极会同市、县科协、关工委丶老干部局加大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1、四月份,疫情稍缓,积极帮助藤县天平镇青年的“天利农”公司发展生产经营,先后会同万秀区政协,协助他们察看扩大百香果基地新点,扩大经营范围,发展果酒,给他们出谋划策,还帮联系食品检测;积极筹集帮扶资金、组织爱心企业捐赠了15吨有机肥;联系科协,帮助他们建立专业协会、申报基地,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关心他们的生活、子女读书等;坚持用微信、网络,长期服务不放松,为他们做保驾护航的“神行太保”,被称为创业致富的“护身符”。
3、继续关心帮扶藤县新马、田寮村的何勇光、梁玉凤开展第二、第三期优质脐橙元的复壮、改良,送去一批有机肥、资金,坚持组织五老专家现场指导、微信指导。
4、推广有机液肥在水稻的应用和实验,与当地农业部门一起,在龙圩区新地镇福禄村、岑溪市岑城镇六田村建立实验基地,尽管受今年气候和虫害影响大,但组织效果测定,初步显示早造增产达15%,晚造增产达20—30%,达到效果显著的水平。
5、积极会同县老科协、老促会,与市、县关工委联手,在藤县和平镇开展和平葛种植施用高效有机液体肥的工作,努力打造新的特色农产品增长点,给农村青年送 “金娃娃”。
6、在岑溪糯垌镇平炉村开展了应用新型液肥的试验,扩展支持农民科学脱贫致富的覆盖面。
(二)组织联动 合力帮扶
1、3月初,积极支持万秀区龙湖镇旺步村,夏郢镇与藤县天平镇天利农公司探讨洽谈合作发展黄金百香果产业,取得进展。
2、5月份会间长洲老科协深入倒水镇马水村开展百香果丶砂糖桔丶水稻的科学种植丶防治病虫害,推广使用新型水溶叶面肥。
3、继续帮扶苍梧人和黎东强发展种草养鱼,扩大生产,创出名牌,扩大销售,拓展市场。
4、继续帮扶藤县天平新马村、田寮村青年科学种植优质脐橙,帮扶天利农公司发展黄金百香果产业。
5、3月以来,市老科协领导江爱平丶秦明英等牵头搞好有批液体肥的水稻试验观察,对接市科学发展水稻生产计划,己获好评,争取上级登记认证。先后到龙圩区新地镇丶岑溪岑城镇指导农户开展有机液体肥叶面喷施试验。取得了明显进展。
(三)灵活多变助“三农”
1,农业组克服困难,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助力“三农”,一是通过微信视频或电话咨询的形式开展科技指导。,二是深入实地现场指导,如孔力兵会员今年8次到长洲水利枢纽库区网箱或鱼塘进行实地现场技术指导,并通过微信或电话咨询指导水产养殖户达数十次之多;利丽群也多次到藤县太平镇和天平镇并通过微信指导果农种植脐橙、百香果等;三是调研指导,10月份李凤兰、利丽群、杨光西会员到长洲镇长地村蔬菜基地调研蔬菜病虫害情况,现场指导农民正确科学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2、举办科技培训班传授科普知识。如10月21日黎文思和利丽群会员为夏郢镇党员培训班讲授了水稻和水果栽培技术知识,培训党员100多人;6月份,郭维深会员为我市评茶员培训班讲授“茶叶感观审评基本知识”,培训人员60多人。
六、加强组织建设 增添基层活力
(一)抓好换届,增添新活力
1、经过精心准备,在岑溪市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岑溪市老科协10月份顺利就行了换届。
2、长洲区老科协的换届的筹备工作正在稳步进行。
(二)积极发展新会员
吸收了一批新会员,为老科协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三)争取支持、活力常新
长洲区老科协善于争取党政领导支持,善于组织和团结会员,夯实老科协组织建设,把有能力、乐于奉献的退休科技人员吸收进老科协,让他们继续发挥光和热;善于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合作,善于把“七一”“端午”与学习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凝聚释放正能量,工作有声有色,成为老科技工作者的“心灵之家”、正能量的“聚宝盘”,党政的好帮手。疫情期间,用线上管理、线上会议的办法,搞好下属七个组(农业、工业、文艺、太极、卫生、教育、联络),充分听取组长的意见,解决工作问题,鼓励各组积极开展活动作。使学习、节庆活动、科普、培训、服务、科普进社区、卫生保健进社区等各项工作全面发展,充满活力,使党政领导满意、会员满意、社会满意。
七、搞好合唱,合作共赢
1、与市老促会、关工委合作有新发展。已合作推进高伯龙院士故居及英雄事迹,周恩来同志来广西开展革命活动第一站——大同旅店等红色资源发掘整理,引起了当地的共识,上级的重视。
2、与市关工委,市科协,市委老干局,及一批企业合作,共同帮扶一批农村的致富带头人,建立基地。
八、受到上级的肯定表彰
1、市老科协已获评全区老科协、市先进集体,一批个人获全区先进。
2、己获评中国老科协全国先进集体。
3、会员苏淑梅经营管理的广西梧州市茂圣茶业有限公司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
九、各项工作不停步
1、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
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先后参加“创城”志愿活动3次,在公益事业上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为群众奉献爱心,清洁街道、发放交通广告,维持交通秩序。参加老科协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上街进行垃圾分类、文明卫生等宣传。
2、 改善办公条件
市老科协领导积极争取市科协、市委老干部局的支持帮助,实现了改善办公条件,搬迁到新址办公的夙愿。
梧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公安备案号: 45010302001872号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电话:0771-5891542
备案号:桂ICP备19006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