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抗战期间,防城地区由于沿海沿边的地理特点,曾经发挥过独特的军事作用;本地军民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尤其是在广西第一次大规模的抗日战役——桂南会战之初,日寇为了截断桂越国际交通线,在北部湾海上集结了数百艘敌舰和3万多兵力,于1938年11月14日以炮艇佯攻北海以吸引守军主力,但并未上岸。11月15日,日寇突然转到防城县的企沙、钦州县的龙门,主力部队从企沙疏鲁登陆,拉开了日军对北部湾地区史上最大规模的侵略暴行。面对武器装备和兵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寇,当时防城沿海一带只有不足两个连的守军(当时民间俗称广西军,受第四战区指挥,行营设在桂林),会同本地民团和支前百姓,不畏强虏,以寡敌众,奋起英勇阻击,先后在日军自南向北挺进途中的玉石滩、翁冲、沙潭江等地发生激烈战斗,打响了广西地区抗击登陆日寇第一仗。这几场战斗,延缓了日寇的进攻速度,为毫无防备的防城县城行政机关及周边地区上万名群众,向山区紧急安全转移赢得了缓冲时间。据史志资料反映,此仗约有80多名中国军人壮烈牺牲,成为其后不久发生的昆仑关战役的序曲。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在这片土地上谱写了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篇章,永远值得后人传颂和学习。
建国以来,由于行政区域变动等种种原因,对这段值得自豪和铭记的悲壮历史,很多人都不太关注和了解;对其在广西乃至全国抗战史中的意义,没有准确充分的认识。当年为保卫这片土地而英勇牺牲的先烈,其遗骸至今还散乱地草草掩埋在港口区、防城区的山野上,没有坟墓、没有墓碑、没有祭扫,烈士的英灵没有得到妥善安葬和定期祭奠,烈士的英名没有获得光荣传扬和体面纪念。“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是令人十分遗憾之事!
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从缅甸接回大批中国远征军的遗骸,安葬在腾冲松山抗日烈士陵园;从韩国接回多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最近,在湖南衡阳保卫战的旧战场,又发掘出大量抗日烈士遗骸,有关方面还应用DNA检测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及通过互联网,为这些先烈寻找后人并提供祭拜的方便。这些举措,告慰了英灵,抚恤了亲属,凝聚了民心,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为此,建议有关方面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参考国内一些地方的好经验,开展如下工作:
一、重新命名和选址建设广西抗击登陆日军战斗纪念碑
防城港市文体局,于2012年公布认定“企沙蔬鲁日寇登陆点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点(其中的“蔬鲁”应为疏鲁)。这个碑文名称要重新斟酌考究,因为直观上它给人有好像是纪念日寇登陆之嫌,而没有从正面体现出纪念中国军民舍身护国英勇抗战的行为。保护和利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的现场教育,无非两大方面作用:一是用活生生的正面历史事实,激励人们爱共产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正能量;二是用残酷的反面事实,告诫后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所以,应该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那样,在碑文中标明日寇登陆带来的灾难,包括我方死伤军民和损失财产这些关键词。
另一方面,现在的纪念碑位置偏僻、体量矮小,毫不引人注目,应重新选址,建立一个高大雄伟的广西抗击登陆日军战斗纪念碑,并建议考虑用“打响广西抗击登陆日军第一仗”这个“高大上”的主体碑文,以突出其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同时,要结合城市规划和文旅融合的方向,地点最好选在目前存在的天堂滩—玉石滩旅游景区,此处正是日寇当年的登陆地点,历史的现场感极强,加上风景优美、游客众多,非常适合广大群众来此接受爱国主义历史教育。
二、选址建设防城港市抗日烈士陵园
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协调市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县、市、区等相关单位,通过调查走访知情人,寻找确认当年掩埋抗日烈士的准确地点,把散落在各地的烈士遗骸发掘出来,清洁干净,再以庄重的仪式,择地重新集中安葬,建设防城港抗日烈士陵园。可选的地点,一是在防城区蜈蚣岭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后方或者旁边。因为同属前赴后继卫国牺牲的烈士,在节日时一同接受祭奠,以后可以统一命名为卫国烈士陵园。二是港口区王府街道的翁冲村“广西澫”。该村是发生激烈阻击战之地。当时处于兵荒马乱的战争状态,当地民众只能将牺牲的大约20名广西军人遗体简单掩埋在一处偏僻山坡上,该地便因此得名“广西澫”。其位于沙企一级公路东侧,目前还没有项目落户,但如果不早做规划予以保护,原始地貌可能就要遭到后来基建的破坏。三是在白沙公墓园区内。可单独开辟一个交通方便、位置显眼的区域,以利于社会各界和烈士的亲属在节日祭拜。比较而言,第一种方案的现有环境庄严肃穆,规划建设条件完善,所需投入不多,显然相对更为简单易行。
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的部署精神,组织统筹宣传、文化、史志、档案部门和政协文史委、文联、文促会等机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以抗击日寇登陆战和那良抗日武装起义为重点主题,编辑出版一本文史资料专辑,演出一台专场文艺晚会,出版一期防城港日报专刊,以及举办各种形式的相关文学、艺术作品出版或者展览。
四、多渠道积极筹集建设和活动资金
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除在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外,应广泛筹措基建经费等各项资金。一是眼睛向上,争取自治区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虽然抗战时期钦防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省管辖,但在本地战场战斗的,基本上以当时的广西军为主体,牺牲的基本上也是广西籍军人;加上“打响广西抗击登陆日军第一仗”这个独特定性具有全广西的意义,所以自治区有关方面理应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建议防城港市的宣传、文化、文史、档案、民政、民革市委等部门,积极向上级对应单位陈述该项工作的重大意义,申请财物力量的倾斜照顾。二是广泛发动防城港至广西的企业、社会组织以及民间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并以此为契机和载体,在全市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一场家喻户晓、深入民心的爱国主义宣传和国防教育活动。
以上这些工作最好力争在今年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之前完成。建设项目竣工后,应举行庄重肃穆的仪式,让抗日先烈极尽哀荣、永垂青史;让后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以此向抗战胜利80周年献礼。
( 作者: 防城港市老科协副会长、港口区政协原副主席 蔡 硕 )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公安备案号: 45010302001872号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电话:0771-5891542
备案号:桂ICP备190063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