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活动
河池市老科协2016-2020年工作情况汇报
来源及作者:河池市老科协  | 日期: 2020-11-19 10:13   |   浏览: 1526 次


        几年来,我市老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广西老科协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老干局、市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历任会长的带领下,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老科技工作者桥梁纽带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发挥优势、务求实效的原则,为河池的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将主要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提高老科协政治站位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政治是思想的引领。老科协是承上启下的地方性社会群团组织,直接面对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发展选拔的会员都是具有一定影响、一定声望、一定感召力的领导干部和有专业知识、专项技能的老科技工作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站位,一言一行的表达表现,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都具有一定的领引先导性。同时,老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表现、实际工作业绩也关系到党委、政府和老科协的形象。因此,老科协必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作为老科协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市老科协已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组织体系。通过市、县(区)老科协联系986名老科协工作者,这支队伍听党话跟党走,是党和政府可以高度信赖的队伍。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市、县(区)老科协迅速学习传达宣讲市老科协组团宣讲先后到11个县区进行宣传十九大精神,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宜州区老科协以文艺的形式宣传十九大精神,都安、东兰、大化老科协以山歌的形式、南丹老科协以走访的方式去宣传,金城江、凤山、罗城、环江以派科技特派员的方式到村宣传,老科协通过这些方式,配合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也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为确保学习效果,市老科协邀请市委党校副教授吕毅、梁锋为我市、县(区)老科协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90人作了题为“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二、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辅导讲座。市老科协的班子带头学习,并利用每次召开会长会进行学习。不仅本身加强学习,还发文并带动县(区)老科协一起学习。通过专题学习座谈、理论研讨等形式,让大家真正领会老科协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提升对老科协组织的时代性认识,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二、以政治为统领,认真抓好老科协思想组织建设

(一)切实加强组织自身建设,老科协队伍不断壮大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树立“四个自信”、增加“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优化班子,巩固基层,加强组织建设。2019年以来,在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视下,全市统一部署,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11个县(区)老科协换届工作全面完成,力量有所增强。现今全市老科协共有会员986人,其中男764人,女222人,具有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职称121人,中级职称721人,初级职称67人,未评职称的72人。在986名会员中,中共党员597人,占60.54%。在所有会员中,70岁以上有258人,占26.16%。党的领导是老科协事业健康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老科协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经上级党组织批准,2020年7月市老科协成立党支部组织建设,目前全市已有金城江、环江、宜州、天峨、东兰、凤山、都安、大化等8个县(区)老科协成立了党支部组织建设。

(二)党建领航,强化老科协工作的政治属性。充分发挥党支部对老科协工作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以党建促会健。今年自疫情发生以来,市、县(区)老科协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市老科协在第一时间致全市各级老科协组织和全体协会员一封信,并引导动员会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抗“疫”工作,做到抗击疫情不掉队,同心战疫身体力行。树立正气、守地,传爱心,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全市老科协597名党员会员自觉自愿,通过微信转账方式共捐款59700助力战“疫”一线。

三、大力宣传科普知识,努力提高老百姓科技素质。

市县(区)老科协同志不辞辛苦,下农村、走基层,大力宣传科普知识,积极培训农民科技技能。自2016年至2020年以来,市县(区)老科协发动会员,共举办科普演讲报告、农林培训,卫生医疗培训,文化教育培训等980场,有17.6万人接受培训。其中科普演讲报告337场,受益人数达10.2万人,开展农林培训532场,接受培训4.6万人,开展医疗卫生技能培训27场,1739人接受培训,文化教育培训65场,有1.3万名师生接受培训,开展文化科技三下乡19次,受益人数1.3万人。

四、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创新老科协工作新局面。

几年以来,河池市县(区)老科协立足创新、勇于探索,以联办和独办的方式先后创建了62个科技示范基地(其中种养类56个,文化教育类3个,生态乡村2个,中型企业1个)。这些示范基地,在调整地方产业结构、推进贫攻坚、振兴河池经济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9个地方产业的形成。在巩固原有的基础上,2020年新建核桃示范基地3个,面积400余亩,无籽柑无公害1个,面积60亩,花椒示范基地5个,面积3200亩,罗汉果示范基地1个,面积70亩。目前全市已有72个科技示范基地。

(一)核桃成为河池大产业

经几年努力,到2019年底整个河池市已种下261万亩核桃;前几年种的已开始挂果,再过几年,核桃将成为河池主要的支柱产业。小小示范基地开辟了一条大石山区治理石漠化、促进生态建设,又解决大石山区农民增收的双赢之路。

(二)珍珠李产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2016年天峨老科协与县农业农村局、水果办等单位合办珍珠李示范基地。目前全县种下20.2万亩。种有10亩以上的农户就可使全家脱贫。现在珍珠李已成天峨农业的一个品牌。

(三)毛葡萄产业开拓了石山群众脱贫之路。2015年至2017年市老科协和罗城老科协联办的毛葡萄示范基地350亩,亩产1000公斤,市价8/公斤,它的成功种植、促成罗城县委县府当着一项产业来抓。2015—2018年,全县在石山已种下7万多亩。毛葡萄不仅养活了罗城酒厂,还使不少农户脱了贫。

(四)红心香柚由10亩发展到20万亩。环江老科协会长谭继荣2010年退休后,创建了个10亩红心香柚示范基地,成功后,县里推广红心香柚,要求在全县各乡镇种植20万亩。2016年已种下7万亩,红心香柚成为环江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

(五)富硒水稻已成燎原之势。

南丹老科协创建300亩有机富硒水稻示范基地,成功后基地扩大到1200亩,产值近2000万元,市面上卖富硒有机米是14-30/斤,2018年富硒稻已种植7000多亩,2016年黄东香的富硒稻基地被中国富硒农业创新联盟定为中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富硒稻目前已幅射到巴马、东兰、环江和贵州省的部份县。南丹县政府已决定将富硒稻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来发展。

(六)天门冬中药材开辟林下增收好途径。天门冬是一种紧缺的中药材,亩产值1500元以上。黄东香种成功后,2015年即建立40亩的育苗基地,2016年在油茶林下套种天门冬3500亩,2017年已与农户订种天门冬合同7630亩。并拟发动群众一起在林下种植天门冬5万亩以上(公司提供种苗、负责技术培训,订立保价回收合同)。到时,天门冬又将成为南丹的一个地方产业。

(七)油茶产业正在形成

南丹老科协理事黄东香于2014年至2016年开发的优质油茶1.9万亩,现已逐步进入挂果期,河池市市长唐云舒去视察后,要求河池市利用荒山荒地种下油茶200万亩,形成产业,带动河池整体脱贫,带动河池经济发展。

(八)乌鸡养殖产业化。2017年,东兰老科协会员陈勇在隘洞乡开办了一个林下乌鸡养殖基地,产品大量供往南宁,销路很好,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东兰现已办起30个林下乌鸡养殖场,年产乌鸡120多万羽,形成了东兰的一个品牌。

(九)黑山猪走出山沟。2018年,东兰老科协会员黄秀红创办泗孟枫树林生态养殖基地,年纯收入200多万元。为使乡亲们尽快脱贫,发动大家参加合作社,现已发展到22个合作分社,256户农户参加,饲养的黑山猪每年出栏2万头以上,产品销入南宁、广州、香港、澳门等市场。有效地带动了东兰县林下生态养殖业的发展。

五、主动助力脱贫攻坚,为河池脱贫贡献余热

老科协会员本来都是些离退休的同志,党委政府未要求老科协承担具体的贫攻坚任务,但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地投入到地方的贫攻坚中去,促进了贫攻坚的发展。

几年来,河池市县(区)老科协为配合河池的脱贫攻坚。积极开展农、林、水产、畜牧等各类培训980场,17.6万人受益,其中不少是贫困户。金城江区、环江县、东兰县等还请了桂林科协专家来给贫困户培训种植罗汉果、百香果技术。群众对这些项目的培训十分欢迎。

六、积极开展调研,为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几年来,我市老科协每年都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作些调查研究,并写出调研报告,提出建议和对策,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与采纳:

(一)罗城老科协与市老科协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写《留守儿童现状与思考》的调研报告,被全国人大全文刊登。

(二)2020年市老科协与广西老科协对河池市11个县(区),26个乡镇28个村32个点的“万千百”核桃产业示范基地及石漠化山区核桃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实地考察访问和召开座谈会,收集第一手资料,经综合研究分析后,提出进一步完善“河池市核桃栽培新模式,提出加强261万亩核桃管护,增施有机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高接换种改造低产园、推广种植新优品种、深加工开发名优产品等促进河池市核桃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建议对策。

(三)宜州区老科协与河池学院老科协对宜州几所中小学饮用水不合格问题进行调研,并向宜州区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得到政府高度重视,促使这几所学校饮用水不合格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四)天峨县老科协针对离退休老干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提交县委组织部,调研报告中还提出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思想管理的建议,得到天峨县委组织部的重视。

(五)据统计,全市县(区)老科协开展调研、建言献策共56篇。

七、团结和谐,表彰先进,鼓舞斗志

几年来,河池市老科协的工作得到社会认可,市老科协先后6次被广西老科协评为先进集体,4次被市科协评为先进集体,2016年有市老科协、罗城、天峨、都安县老科协被河池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授予先进集体。有罗应丽等10人被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授予先进个人。2016年中国老科协授予我市老科协会长罗应丽“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先进协会奖”,同时荣获全国老龄办“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2019年,我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老科协被中国老科协、广西老科协授予先进集体。2019年,我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老科协被中共广西区委组织部、中共广西区委老干部局授予先进集体。2019年市老科协罗应丽、天峨县老科协王金龙、南丹县老科协黄盛乾等3人被中共广西区委组织部、中共广西区委干部局授予先进个人。2019年河池市老科协被广西老科协授予先进集体。全市有韦土良等7人被广西老科协授予先进个人。

2019年河池市老科协表彰:

1、老科协先进集体,8个县(区)老科协荣获先进集体;

2、荣获河池市老科协创建科技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共有20个单位;

3、全市老科协建言献策先进单位有8个;

4、荣获全市老科协先进人101人;

5、凤山县老科协被凤山县委组织部、凤山县委老干部局授予凤山县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河池市老科协的先进事迹多在广西科协刊物、《广西日报》、《河池市日》、河池市电视台上刊登和播放。

八、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服务会员工作

会员是协会的基础,也就是说老科协工作者是我们老科协的主体。为老科工作者服务是我们老科协的重要职责之一。几年来,市老科协坚持办重阳敬老座谈会,召开年度座谈会,为老科技工作者送上党和政府的关怀,为他们办理技术职称的晋级评审上报工作。2016年至2018年有11位,2019年有3位,共先后有14位获得相应的职称。2020年目前已有8位申报职称,县(区)老科协都十分重视做好为会员的服务工作。金城江、宜州、罗城老科协在会员开展“展示阳光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活动”,环江、天峨老科协组织会员参观新农村建设,开眼界、长知识,激发再做贡献的热情。东兰、巴马、凤山老科协组织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活动,都安、大化老科协组织会员举办文艺演出,书画摄影作品展示等,活跃会员的生活,激发会员的积极性,增强老科协的凝聚力。由于市县(区)老科协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工作做得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使全市广大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老科协成为老科技工作者的“温馨之家”。

 

2020年11月10日




 

分享到: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公安备案号: 45010302001872号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电话:0771-5891542

备案号:桂ICP备19006333号-1

分享到:
  • 欢迎关注
  • 广西老科协微信公众号